企鹅电竞竞猜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文院新闻|从“中国热”到“东方文艺复兴”主题讲座成功举办

作者:薛开来 李朝晖 张力时间:2020-11-28点击数:

11月25日下午,“从‘中国热’到‘东方文艺复兴’——谈谈西方理解中国艺术的阶段性差异”主题讲座在随园校区中大楼117报告厅如期举办。讲座由企鹅电竞竞猜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博士生导师杨莉馨教授主讲。全场讲座座无虚席,气氛浓厚,同学们反响十分热烈。

讲座伊始,杨莉馨教授以《马可∙波罗游记》作为其讲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引言,向学生介绍了中国文化传入西方之初的背景以及具体状况,讲述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他者身份出现于西方语境的现象,引发同学们的思考。

随后,杨教授以英国汉学家J.J.克拉克《东方启蒙:东西方思想的遭遇》一书中提到的“东方扮演着西方躯体上的苏格拉底式的‘牛虻’的角色”这一观点引入,向同学们揭示了长期以来西方对中国文化的“文化利用”现象。杨教授谈到刚从漫长的中世纪桎梏中挣脱而出的欧洲人,急于通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探索摆脱神学禁锢与封建愚昧,彰显人性价值与理性精神,探索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合理路径。明清嬗递之后的中国,历经康熙、雍正、乾隆数朝的统治,物产丰饶、经济繁荣。西方人不仅在中华精神文化中汲取营养,同时对中国的瓷器、漆器、丝绸、茶叶和园林艺术等物质层面的文化元素也都充满向往。他们不断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接纳中国文化,将当时的中国表述为“哲人王”所统治的国家以贴合统治,利用中国文化为他们服务。

杨教授提到,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英国成为所谓“日不落帝国”,“欧洲对中国艺术品的热情被新兴的严谨的古典主义浪潮吞没,欧洲与东方的短暂恋情到此结束。”自十九世纪中国热开始退潮,西方对中国文化开始产生偏见。而后西方一些知识分子又怀有对西方文化没落的担忧与怀疑,再次把目光转向东方寻求文化的滋养,试图寻得异域的精神资源。于是到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欧洲在文学艺术领域再次兴起“中国热”。

基于此,杨教授介绍了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初欧美对中国古玩收藏的浓厚兴趣和学术研究成果。欧美各大博物馆都收藏了丰富的中国艺术品。以罗杰·弗莱等为代表的英国美学家与艺术鉴赏家从中国艺术中提取了形式美,如中国书法与绘画的“留白”构成了罗杰·弗莱和克莱夫·贝尔“有意义的形式”设计的元素之一,助推了英国现代主义运动的生成与发展。

杨教授总结道:中国艺术和其他中国文化元素共同在西方社会现代性进程中发挥了“牛虻”的作用,从满足其启蒙现代性期待到助推其美学现代性反思,体现了中华艺术美学的深厚底蕴与无尽魅力。

提问环节,杨教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线性韵律对伍尔夫小说创作的影响”等问题,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进行了分析解答,杨教授引用《到灯塔去》第一和第三部分中的例子进行解读,并为有兴趣的同学推荐了相关作品以供学习。

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关于中西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发展,尤其是“东方文艺复兴”这一文化交融现象,同学们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纷纷表示获益匪浅。(文案:薛开来 李朝晖 张力 摄影:白丽霞)

版权所有:企鹅电竞竞猜 学院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海路122号中大楼 邮编:210097
联系电话:(025)83598452 电子邮箱:03363@njnu.edu.cn